Media, Web Media & Robotics Media

由傳統媒體到網媒到機械人寫新聞

最近幾日有篇科技新聞,是騰訊財經出了一條新聞,撰文者不是人,而是名為 Dreamwriter 的機械程式。內文有紋有路,於是很多人都說「記者快要被淘汰」。

automated robot journalism

 

其實這不算新聞了,美國媒體已經利用程式撰寫財經新聞一兩年了。美聯社在 2014 年 7 月已開始跟大數據分析公司 Automated Insights 合作,嘗試利用 AI 人工智能 Wordsmith 來處理新聞。

2015 年 2 月蘋果公布季度財報後的幾分鐘,美聯社已在 Yahoo! News 發表了報導,也是最快的一篇報導,撰寫的正是人工智能,震驚了當時的新聞業界。

是的,年頭已驚過了,那你明白為何對騰訊這新聞,我完全不在意了吧?

當然,機械人目前的邏輯能力仍當有限,要處理深度報導並不可能,現在也只在財經新聞領域上使用。據報美聯社每季都有約 3,000 則的財報新聞,是由 Wordsmith 平台自動撰寫的。

為何會在財經新聞上使用?希望不會惹財經版行家不高興。答案是因為這種財報新聞本身其實相當機械化處理。

財報新聞要報導的只是關鍵數字,而每次其實都只是重覆從財報中抓出這些數字,再綜合起來便成。將數據、資訊整理後再發稿,其實是非常機械化的工作,只要不包括分析的話,的確可用程式來完成。

其實類似的還有體育報導。像美國那種體育大國,每天各城各市都有不同類別的比賽,對大多數人而言,賽果、得分者這些資訊才是重點,而這些報導也是可以自動化的。

再加上開放數據愈來愈流行,未來會否連天氣報告、交通消息也是機械人撰寫?絕對有可能。

 

記者才不會那麼易被取代

那麼是否記者就會被取代呢?我告訴你,我想報紙編輯在想這標題時,大概也是笑著來寫吧。因為答案是 No。

記者本身就是一門毋須任何專業資格就能做的工作,而在華人圈已不是第一天有人質疑記者的專業了。

為何會這樣?有幾個原因。

首先是網媒興起,讓即時新聞登上時代的舞台,現在全球的記者都被這潮流牽著鼻子走。讀者要求的是快、即食、簡單,這些其實都在危害記者本身的專業。

幾十年前,港聞的採訪形式是這樣的:攝記在監聽到警察通訊後,駕著電單車最早趕到現場,拍照並取得最基本的新聞資訊、即 5W1H 後,後一步趕至的文字記者就做訪問來豐富內容。

但現在為了快,記者本身就已經要做攝影師,甚至要錄影拍片,還要一邊抄筆記一邊交稿給報館的編輯。鳳凰衛視駐東京記者李淼今年就在日本首相官邸門外,被拍到利用自拍棍配合手機來視像直播報導。

 

不管是為了節省資源還是其他原因,記者一個人負責的事過多,這樣到底如何保證記者有足夠的時間、精力來處理新聞?

如果自動化生成的新聞,可把一些並不需要技術的工作完成,是否能讓記者可花多點時間在需要分析、知識、評論的篇幅之上?

尤其當每季有 3,000 則只是重覆把財報數據複製貼上的時候,機械記者只會是幫助,而不會是對手。

換言之,機械人新聞其實是解放了記者,讓「人類」有更多時間從事更具挑戰和智慧的工作,而不是能由程式去做的事之上。

 

機械人與專業記者的寫稿比賽

而且可以放心的是,機械人寫稿還不可能比專業記者來得好。

今年 5 月時,新聞網站 NPR 的資深記者 Scott Horsley 就向 WordSmith 挑戰,看誰寫的文章更快更好。決戰場地是餐飲公司 Denny’s 的最新財報,當收到資料後哪一方最快,並能得到較多的讀者認同?

速度上,人腦實在快不過電腦,WordSmith 只需 2 分鐘就寫出報導,而 Scott Horsley 則花了 7 分鐘。

而兩篇文章則放上網作「盲眼測試」(Blind Test),NPR 事前不透露文章由誰寫,並讓讀者投票決定哪一篇較好。

結果人類以十倍的大比數勝出,投給 Scott Horsley 文章多達 9,000 多票,投給 WordSmith 的僅為 900 多票。

 

WordSmith 失敗原因是「欠缺個人風格」,因它只是把數據拼湊,然後加入起承轉合的連接語把事情交代,而 Scott Horsley 的文章則有一貫的水準及格調。

當然,這結果未必一定持續。隨著人工智能發展,電腦寫出有風格的文章也未必沒可能。不過並非所有報導都由數據構成,很多新聞仍然很需要記者的智力分析及推演邏輯。

換言之,理論上未來記者將更加高要求,也更加專業。而工作方式也會有很大的改變,將更強調個性和專業分析,而不是寫稿機器。

因此如果有記者覺得自己飯碗受到威脅,那你要不轉型做多點調查報導,要不轉行好了。

 

未來自拍棍會否變成記者必備工具?

其實未來的記者將愈來愈依賴科技來協助工作。這裡當然不是說久被詬病的「記者上高登 / Facebook / PTT 抄新聞」的問題,而是善用科技來輔助工作。

首先當然是大數據。其實去年開始香港的財政預算案已經提供開放數據給媒體,而媒體因此就能即日製作大量的 Infographic 甚至短片,讓讀者能更清晰了解。

若再配合更多大數據,其實能誕生更多調查報導。Google 早前就推出 News Lab 功能,讓全球新聞工作者可利用 Google Maps、Trends、Search、YouTube、Earth 等 11 項工具,得到各種數據,並借助不同網絡渠道發布即時資訊。

例如 Google Trends 實時趨勢就可幫助媒體可得知人們現時對甚麼話題最感興趣,有助取材。

 

另一個科技巨頭 Facebook 在未來也不會缺席。早前 Facebook 就推出了 Mentions 影音直播功能,並率先向部分已認證的新聞記者提供,記者未來將可在 Mentions 直接向全球的 15 億 Facebook 使用者提供新聞直播。

是的,未來你將會見到愈來愈多記者用自拍神棍來做直播…

Facebook 表示未來會開放 Mentions 給一般使用者,換言之除可以做「自媒體」做直播頻道,未來任何人都可做突發記者,自行直播現場影片報道。(攝影記者又中箭…)

這也意味著,不只是紙媒,就連以快速直播見長的傳統電視台也開始遭到草根記者的衝擊。

 

哪誰才是殺死記者的凶手?

說到底,科技是為了幫助人而存在。如果說科技令一些人失業,那無可否認是不幸,但也是自工業革命以來,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會帶來的結果。

筆者從不認為科技會令記者失業,會令記者失業的,反而是讀者愈來愈對深度報導不感興趣,只愛即食資訊的趨勢。

在網媒愈來愈吃香的年代,點擊率成為介定成功的指標,於是「標題黨」和取巧報導愈來愈多,這才是真正在殺死專業記者的凶手。

 

Leave a Reply

Shares